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硬核书记”韩文兵

体育正文 182 0

“硬核书记”韩文兵

“硬核书记”韩文兵

  央视网消息: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(hǎntái)镇,辖区面积523.8平方公里,人口只有(zhǐyǒu)约2.5万。2024年,罕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亿元,2025年的增速目标是6%左右。这座地广人稀的塞北小镇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劲(qiángjìng)发展动能(dòngnéng)?

  进入6月,我国多地持续(chíxù)高温天气,用电需求(xūqiú)明显增加,电煤需求出现季节性回升。这几天,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(dōngshèngqū)罕台镇,3座大型煤矿正不间断作业,开足马力生产。

  煤矿(méikuàng)资源是大自然赋予罕台(hǎntái)镇的“第一重宝藏”,想要探寻它必须深入地下。在地下200米的煤矿综采现场(xiànchǎng),巨大的采煤机正伸出长臂滚筒繁忙地作业,但在一旁的操作区域,我们却并没有看到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。

  这位坐在“太空舱”里,紧盯电脑屏幕的年轻人,就是(jiùshì)负责煤炭开采作业的张硕。他只要轻微摇动(yáodòng)手柄,采煤机就能被精准操控。张硕从小在镇子上长大,对煤矿的工作并不(bù)陌生(mòshēng)。那时候,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,在井下昏暗的巷道里一待就是一天(yītiān),工作既辛苦又危险,让许多人望而却步。

  没想到,张硕从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(diànqìgōngchéng)专业毕业后,还是来到了(le)煤矿(méikuàng)。如今,这个煤矿已经实现了5G信号全(quán)覆盖,通过(tōngguò)控制中心的智能控制平台,可以实时掌握井下的各项数据,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清晰可见,张硕和同事们在井上就可以进行生产调度和安全监管。在井下,原先12个人的作业量,只要5个人就能完成。

  这座小镇富于煤、兴于煤,但并没有止于煤。这一层层形似“五花肉”的地质结构叫作砒砂岩,难以(nányǐ)耕作治理(zhìlǐ),却为风电场(fēngdiànchǎng)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土地资源。

  近日,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(de)首个风电项目正式启用,8台6.25兆瓦风机将塞北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。每天的发电量可(kě)满足周围(zhōuwéi)2万户家庭(jiātíng)全天的用电需求,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。罕台镇把闲置的荒地变成了新的“宝藏”。

  鄂尔多斯是我国主要(zhǔyào)的(de)羊绒产地,这里精心培育的阿尔巴斯绒山羊,绒毛细长、韧性优异、洁白柔软,是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。

  刚刚过去的5月是牧民们集中(jízhōng)剪羊毛的季节,这些(zhèxiē)天,从牧区(mùqū)收购的羊毛汇聚在罕台镇的羊绒产业园里,工人们正忙着梳洗羊绒,染织羊绒制品也随之进入生产旺季。

  在这个占地20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的智慧工厂里,每天约(yuē)有3吨原绒,经过120道工序的精细处理。

  梳绒机与数控系统完美配合,传统(chuántǒng)匠人“抓一把绒知冷暖”的经验,已(yǐ)转化为精确到微米级的数字检测标准。如今,罕台制造的羊绒制品占据全球市场35%的份额,其中出口代加工(dàijiāgōng)额占比达(bǐdá)40%,是众多国际奢侈品牌的合作伙伴,还带动了周边约5万农牧民增收。

  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(xīběidìqū)规模最大的动物园——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。利用天然的沟谷地形(dìxíng),动物园打造了天狼峪这一核心展示区。乘坐笼车,游客甚至可以与(yǔ)这一群野狼近距离互动。

  在(zài)12平方公里的园区内,居住着超过220种珍稀动物,绿化覆盖率在90%以上,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。在灶火壕村(háocūn),这里着力打造“城市微度假”新场景,丰富的研学活动和(hé)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周边城市家庭的热门打卡地(dì)。

  在(zài)九城宫景区,夏日“星空帐篷季”拉开帷幕。夜幕中,几十顶蒙古包错落有致地(dì)点缀在广阔的草原(cǎoyuán),游客们围着篝火起舞,一片欢声笑语。

  2024年,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shēngchǎnzǒngzhí)176亿元,其中,绒纺产业、煤炭产业、文旅产业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(de)56.8%、38.1%和(hé)1.1%。

  这座塞北小镇,以(yǐ)敬畏之心善用自然(zìrán)馈赠,以创新之力推动产业升级,以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,通过开发(kāifā)一座座“宝藏”,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  小镇观察:挖掘(wājué)小镇资源“宝藏” 打造特色产业生态

  内蒙古鄂尔多斯罕台镇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?国家发展改革委(wěi)有关专家进行了(le)解读。

  国家发改委(fāgǎiwěi)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国土交通规划部主任潘昭宇表示,罕台镇的(de)实践表明,发展(fāzhǎn)镇域经济,利用自身资源禀赋,需要推动(tuīdòng)“资源—产业(chǎnyè)—生态”协同。  罕台镇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:  首先是注重资源价值再发现。准确把握本地矿产、土地、旅游等(děng)(děng)各类自然资源及风、光(guāng)、水等家底。不仅要关注煤炭(méitàn)等显性资源,更要挖掘文化、生态等隐性资源。比如将采煤沉陷(chénxiàn)区转化为光伏基地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  其次是注重产业生态系统化。通过“主导产业+配套产业+衍生产业”的圈层结构,打造自我循环的产业生态。比如煤炭产业衍生出新能源、煤化工,农业衍生出食品加工、文旅等。  更为重要的是要全方位服务驻地企业。综合运用财政补贴、土地政策、金融创新等工具,精准解决(jiějué)驻地企业痛点难点问题(wèntí)。比如通过“土地入股+保底分红”模式破解融资(róngzī)难题,通过“飞地经济”模式破解土地难题、共享产业园区资源。

“硬核书记”韩文兵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